“冬至”名字的由來及養(yǎng)生
美名騰智能起名網(wǎng)
每年公歷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,此時太陽黃經(jīng)270度,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,太陽的輻射量和日照時數(shù)到達最低點,北半球白晝最短、夜晚最長,所以冬至在我國歷代也稱為“日短”“日短至”。
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長的一天。過了冬至,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,黑夜會慢慢變短;南半球接近這一年的黃昏,北半球接近下一年的早晨。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: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長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
過了冬至,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說:“冬至四十五日,陽氣微上,陰氣微下?!币馑际钦f,從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,陽氣漸升,陰氣漸降,白晝漸漸變長,夜晚漸漸變短。冬至過后,我國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進九”,我國民間有“冷在三九、熱在三伏”的說法。
大家請根據(jù)天氣情況及時增添衣服,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,又要柔軟寬松,不宜穿得過緊,以利血液流暢。
俗話說:“冬天動一動、少鬧一場病”“冬天懶一懶、多喝藥一碗?!币虼?,此時節(jié)一定要進行適當?shù)挠憻捄腕w育鍛煉。比如平時要堅持用冷水洗臉,慢跑、打拳、舞劍等方式,都可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。
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強體育鍛煉之外,在日常飲食中,還應多吃些御寒食物,如海帶、紫菜、菠菜、大白菜、玉米、藕、胡蘿卜、山芋、百合、羊肉、牛肉等,這些食物可以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。